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深圳天气报告近三天查询_深圳天气报告近三天
tamoadmin 2024-10-31 人已围观
简介1.深圳4天行程安排2005年深圳市气候主要特点是“ 雨量前后少中间多,气温冬春低夏秋高,灾害天气多台风少 ”。即1-4月、10-12月降雨量显著偏少,入汛偏迟,5-9月降雨量多;冬春气温偏低,夏秋高温不断,7月、9月、10月出现的高温均打破历史同期最高记录。灾害天气多:寒冷元旦、连续大雾、秋冬春连旱、大暴雨、强雷暴、大风冰雹、高温、灰霾等灾害天气交替出现,但台风影响偏弱。名词注解:1、 多年平均
1.深圳4天行程安排
2005年深圳市气候主要特点是“ 雨量前后少中间多,气温冬春低夏秋高,灾害天气多台风少 ”。即1-4月、10-12月降雨量显著偏少,入汛偏迟,5-9月降雨量多;冬春气温偏低,夏秋高温不断,7月、9月、10月出现的高温均打破历史同期最高记录。灾害天气多:寒冷元旦、连续大雾、秋冬春连旱、大暴雨、强雷暴、大风冰雹、高温、灰霾等灾害天气交替出现,但台风影响偏弱。
名词注解:
1、 多年平均值——11~2000年统计平均值
2、 偏多(少/高/低)——指相比同一时段的多年平均值
3、 历史记录——有记录以来,深圳气象记录从1952年7月1日开始
4、 暴雨——日雨量50~99.9毫米(mm)
5、 大暴雨——日雨量100~249.9毫米(mm)
6、 特大暴雨——日雨量≥250毫米(mm)
7、 高温——日最高气温≥35℃
8、 低温——日最低气温≤5℃
9、 大风——阵风风速≥17.2米/秒(m/s)
10、灰霾——空气浑浊,相对湿度<70%
一、基本气候状况
1 、降水正常略多,时空分布不均
2005年深圳市年降雨量为2143.6毫米,比历年平均值偏多9 %,年内降雨时段分布不均, 5月、6月和8月降水量均偏多约6成,7月和9月降水量持平,其它各月降水量偏少。旱季雨季分明,1-4月降水量仅有112.6毫米,比历史同期(315.0毫米)偏少64 %,导致从2004年延续至2005年春季的旱情更加严重。开汛时间推迟至5月8月(平均入汛时间为4月18日)。汛期(4-9月)累计雨量达到2037.7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多23 %,是2004年汛期雨量的1.9倍,也是深圳有记录以来汛期雨量超过2000毫米的13个丰水年之一。但是进入10月后,降雨急剧减少,10-12月雨量偏少79%。年降水日数为127天,偏少17天;年内最大日雨量为240.0毫米,出现在8月20日。
2005年雨量有95%出现在汛期,从4-9月雨量分布情况看,大体呈东多西少分布,龙岗区东部大部分地区累计雨量超过2000毫米,岭下、坝岗、葵涌一带雨量超过2400毫米,最少的宝安区北部和南山区南部则小于1500毫米。
2 、平均气温偏高,冷热变化显著
2005年深圳市年平均气温为23.2℃,比多年平均气温偏高0.7℃,是自1986年以来连续偏暖的第20个年份,但是从19年以来,2005年平均气温相对偏低。年平均最高气温与历史平均最高气温基本持平;年平均最低气温为21.0℃,比历年平均气温偏高1.4℃。年极端最高气温37.3℃,出现在7月19日,是历史第三高值。高温(≥35℃)天数6天,其中9月22日和10月2日分别出现35.6℃和35.2℃的高温,均打破历史同期最高记录,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出现时间最迟的高温天气。年极端最低气温3.4℃,出现在1月1日,是近30年来最冷的元旦。
3 、日照严重偏少,创下历史记录
2005年深圳市年日照时数仅为1574.3小时,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59.5小时,为历史最低值。其中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偏少较为显著,分别偏少126.0和150.7小时。导致日照时数严重偏少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季度我市出现三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2月23-25日出现罕见连续3天大雾。进入雨季后,我市频频出现连续降雨也是导致日照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4-9月有36天无日照。
4 、相对湿度特小,连创历史新低
2005年深圳市平均相对湿度仅有70%,刷新了去年刚创下的历史上最干燥年份的记录。全年只有2月份相对湿度比历史同期略高1%,其余各个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均比历史同期明显偏低(图6);其中12月17日和22日市气象台记录到的最小相对湿度为11%,打破历史同期的最低记录。
二、主要气象灾害及重大天气
2005年对深圳影响较明显的气象灾害有:自2004年延续至2005年4月的干旱,2月连续大雾,5月19日局部致灾暴雨、6月21-24日连续暴雨和8月20日大暴雨,5月9日小龙卷,4月25日冰雹,6月22日、7月20日和8月13日的强雷暴,7月18-20日的连续高温及9月22日、10月2日秋季异常高温等,有6个热带气旋环流影响我市,但无直接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因气象灾害或衍生灾害(大风、雷击、山体滑坡等)直接导致人员死亡达8人。
1 、干旱
2005年的年雨量虽然高于历年平均值,但降雨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匀。其中1-4月累计雨量比历史同期偏少64%,自2004年4月起已连续长达13个月雨量偏少,致使旱情更加严重,为52年来仅次于1963年的大旱年。第四季度雨量为36.2毫米,比常年偏少78.8%,出现中度秋冬连旱。
为解决持续严重旱情,从3月13日至5月上旬期间,我市启动了“增雨解旱”行动,累计作业飞行11架次,飞行时间约25小时,共播撒发烟管催化剂176支。图6是其中的一次飞机作业航迹图。按权威部门统计的平均增雨效率10%-15%计算,全市范围内增加蓄水达1950万立方米以上,同时有效提高了土壤含水率,净化了空气,对保护和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大雾
今年深圳共出现4天大雾天气,为近10年来最多。其中2月23-25日出现罕见的连续三天大雾,最小能见度只有100米,为历史最低记录,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雾天气过程,在我市53年的历史记录中是第二次出现。大雾天气造成我市近200个航班延误,其中16个航班取消,梅观高速公路一度关闭,交通事故发生数猛增,导致11人死亡。
3 、暴雨
2005年进入汛期后,我市频频出现局强降雨、连续暴雨和大暴雨,年暴雨日达到13天,是有记录以来的第四高值。市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雨信号,并于2005年出现最大日雨量的8月20日首次发布黑色暴雨信号。
5月19日早晨6-8时,南山站累计雨量达177mm,凌晨3-4时小时雨量达60.7毫米,7-8时再次出现强降雨,小时雨量44.1毫米。短时的强降雨加上地形的影响,造成南头出现严重的路面积水和交通堵塞,积水最深处达到2米。由于交通堵塞,使得部分乘客不能及时抵达机场,导致18次航班延误起飞时间,另外还造成到校学生被积水围困、围墙倒塌、信号灯故障等问题。
6月21-24日市气象台累计雨量达204.9毫米,深圳东部大鹏半岛连续3天出现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南澳4天累计雨量达557毫米。23日因天气原因有30次航班延误;24日京九线铁路有多处险情,涉及深圳始发或终点的列车有5趟,龙岗平湖木古宝来工业区安利嘉厂房厂区边坡发生塌方,福田和龙华油松河出现小部分河堤坍塌,深惠交界处山体滑坡造成惠阳新圩镇南坑村4死4伤。
8月19-20日受热带辐合带和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引发了罕见的特大暴雨过程,20日全市有5个自动气象站记录到超过250毫米的日雨量,最大日雨量龙华为304毫米,9-10时龙华1小时雨量高达71毫米,市气象台记录到240毫米日雨量。持续强降雨造成我市山体滑坡、雷击、水浸等灾害,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
4 、龙卷、冰雹
今年5月9日、7月15日、7月22日分别在宝安沙井、福田区下沙村、福田保税区出现三次小范围龙卷,其中5月9日宝安沙井第三工业区、观澜大水坑废品收购站附近出现范围的龙卷风出现较明显灾情,龙卷持续约25分钟。沙井第三工业区水库市场南侧的店铺被毁坏,三轮车被腾空,铁皮屋遭掀顶;观澜大水坑废品收购站被肆虐,铁架支离破碎,杂物漫天乱飞,破坏时间约2-3分钟。
4月25日受地面低压槽和低空切变影响,一块特强雷暴云从珠江口移入宝安公明福永一带,并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我市的公明、福永、平湖等地出现一次明显的冰雹天气,持续约2-3分钟,大小如黄豆般。
5 、雷暴
2005年我市雷暴天数虽比历年平均略为偏少,但其强度异常激烈,强雷暴还伴随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6月---雷暴次数最多:今年6月我市共出现4次雷雨大风天气。强度最强为12日傍晚,龙岗记录到26米/秒的短时雷雨大风;范围最大的是22日上午9时前后,蛇口、南山、罗湖均记录到8级以上的阵风,其中蛇口最大阵风达10级(24.8米秒)、南山九级(21.8米/秒)、罗湖8级(19.2米/秒)。
7月---雷暴强度最强:7月20日傍晚到夜间,我市出现2005年强度最强的雷雨大风天气,出现在深圳范围内的雷击次数达到941次;多个自动站记录到8-11级短时大风,其中大鹏站记录到29.0米/秒的大风;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大,其中坝岗站21-22时雨量达到70毫米/小时。
8月---雷暴范围最大:8月13日我市出现2005年范围最大的一次雷雨大风过程。13日16:20-18:00,全市出现了一次雷雨大风过程,我市的云对地闪电次数高达11次,福永站记录到最大28.2米/秒的瞬时十级雷雨大风,本台也记录到22.9米/秒的瞬时九级雷雨大风。
6 、高温
年内市气象台共记录到6天大于35℃的高温天气,分别出现在7月18-20日、8月12日、9月22日和10月2日,全年中暑病例111例。
7月中下旬,受副热带高压和台风“海棠”下沉气流影响,11-21日我市出现连续十一天的炎热和酷热天气,其中18-20日连续三天超过35℃,19日最高气温达37.3℃,为53年来7月中旬的最高记录。由于受连日高温酷热天气影响,深圳有多人中暑死亡,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儿科病人出现高峰,用电量超负荷,部分地区供电电缆烧毁,造成大面积停电。
9月22日受副热带高压和台风“达维”下沉气流影响,我市普遍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市气象台记录到最高气温35.6℃,打破同期9月下旬的最高记录(34.7℃),是我市9月下旬唯一出现的一次高温。
10月2日受台风“龙王”下沉气流影响,我市再度出现秋季高温天气,气温达35.2℃,刷新9月22日创下的季节最迟的高温记录。
7 、热带气旋
今年无热带气旋直接影响我市,但间接影响我市的热带气旋有6个,分别是第5号“海棠”、第8号“天鹰”、第9号“麦莎”、第10号“珊瑚”、第16号“韦森特”和第18号“达维”。
“海棠”、“天鹰”、“麦莎”、“珊瑚”和“达维”都先后给我市带来高温和狂风暴雨。其中受“海棠”影响,我市出现2005年最高气温37.3度。历经三天半时间缓慢穿越南海北部、登陆海南的0518号台风“达维”是今年影响我市最严重的台风,先后给我市带来高温、灰霾、大风和暴雨。9月22日全市普遍出现35℃以上的高温;21-22日出现严重的灰霾天气,能见度下降到2.5公里;“达维”24日白天到夜间在距我市约300公里的南海海面横过,我市24-26日出现连续三天的大风天气,陆地风力5-6级,阵风8-9级,沿海海面风力7~8级,阵风10级以上,其中蛇口和龙歧站24日下午分别记录到35.1和33.6米/秒的12级瞬时大风,市气象台记录到的最大达阵风为9级(24 m/s );25-26日我市出现大雨到暴雨。
8 、大风
9月受热带风暴“韦森特”的及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我市17、18日连续两天出现大风天气。陆地平均风力达5到6级,沿海地区平均风力达5到7级,阵风达11级。全市十几个自动气象站记录到17米/秒以上的大风,其中蛇口、龙歧瞬间风速达11级(28-30米/秒),本站17日也出现17米/秒的大风,市气象台首发大风警告信号。
9 、寒冷
2005年虽然年平均气温偏高,但阶段性寒冷天气明显。年内共出现了23天最低气温低于10℃的寒冷天气,极端最低气温为3.4℃,出现在1月1日,成为近30年来最寒冷的元旦。3月中旬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市气温骤降,3月12日05时至13日05时24小时降温幅度达15.3℃,为历史罕见;3月13日的日平均气温仅为8.5℃,创下3月中旬日平均气温的历史同期新低。年内因天气寒冷使用燃气造成中毒人数高达1718例。
10 、灰霾
2005年我市出现灰霾天数为135天,虽然比2004年减少了42天,但仍位居历史第二高值,第四季度及第一季度灰霾日分别为61和37天。受副热带高压和台风“海棠”下沉气流影响,7月19-21日连续三天出现严重灰霾天气,最小能见度都在3公里左右;受台风“达维”影响,9月21-22日出现严重的灰霾天气,能见度下降到2.5公里。灰霾的出现导致使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12月26日,南山站空气污染指数达143,属轻微污染。
深圳4天行程安排
京津冀等地将迎来高温天气
京津冀等地将迎来高温天气,27日至29日,北方地区进一步升温,京津冀、河南、山东、陕西关中平原将达到35~38℃左右,郑州在29日可能突破40℃。京津冀等地将迎来高温天气。
京津冀等地将迎来高温天气1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5月28日至30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多降水,贵州、湖南、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广东、福建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5月28日至29日,京津冀、河南、山东、关中平原将出现35~39℃的高温天气。
天气实况
昨日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等地出现明显降雨。昨日08时至今日06时,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广西西北部和东部、广东北部和南部沿海、海南岛北部、福建西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西部和东北部、台湾岛等地出现大到暴雨,贵州黔西南州,广西百色、贺州、防城港,广东深圳、珠海,江西上饶,浙江杭州、丽水等地大暴雨(100~202毫米),上述地区最大小时降雨量30~70毫米。
我国南方地区多降水
5月28日至30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多降水,贵州、湖南、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广东、福建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6月1日至2日,上述地区还将有一次较强的降雨过程。此外,5月29日至30日,我国东北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华北黄淮等地将有高温天气
5月28日至29日,京津冀、河南、山东、关中平原将出现35~39℃的高温天气。5月31日至6月3日,山东、河南、关中平原及河北南部还将先后出现高温天气,局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8~40℃。
预计5月28日白天,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和西部、新疆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北京西部沿山地区、河北中南部、新疆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8℃,新疆吐鲁番盆地局地可达39~40℃(图1)。中央气象台5月28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预警。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5月28日08时至29日08时,内蒙古中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浙江、福建北部、湖南西部和南部、贵州北部和东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西东北部、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50~70毫米)。内蒙古、甘肃中北部、宁夏、陕西北部、陕西北部、辽宁、河南北部、山东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见图2)。
5月29日08时至30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中西部、辽宁大部以及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大部、江西中北部、福建西北部、湖南中部、贵州中南部、广西西部和北部、云南东部、新疆伊犁河谷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辽宁中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贵州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20毫米)。
内蒙古中东部、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辽宁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见图3)。
图3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5月29日08时-30日08时)
5月30日08时至31日08时,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以及浙江大部、江西大部、福建中北部、湖南中南部、广东北部、广西大部、云南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吉林东部、江西东北部、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内蒙古中东部、山西北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有4~5级风(见图4)。
图4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5月30日08时-31日08时)
影响与关注
未来一周南方多降雨天气,关注持续降雨和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及对疫情防控、高考组织、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的不利影响;
华北、黄淮等地将有高温天气,需防范对人体健康、疫情防控及农业生产不利影响;
29-30日东北、华北、黄淮及黄渤海等地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夏收夏种气象服务。
京津冀等地将迎来高温天气2北方地区今年首场大范围高温天气来袭,未来一周,华北、黄淮等地将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局地气温或超过40℃。
26日,北方大部地区受高压脊控制,气温迅速反弹,30℃以上的范围迅速扩大,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地26日午后气温都达到30℃以上。
据预报,27日至29日,北方地区进一步升温,京津冀、河南、山东、陕西关中平原将达到35~38℃左右。其中,北京、石家庄、郑州、济南等地将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郑州在29日可能突破40℃。
31日至6月3日,黄淮、关中平原及华北南部还将出现高温天气,河南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8℃,中北部多地最高气温可达40℃。
值得注意的是,5月1日以来,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仅7.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九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少。截至26日,河南大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八成以上站点达到重旱及以上等级。
专家提醒,上述北方地区公众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农民也需及时灌溉,抗旱保墒。
相比于北方的干热天气,南方的降水仍在持续。
26日,强降雨的.重心位于江南南部到华南北部一带,云南东部、广西、广东北部、福建南部等地出现分散性暴雨或大暴雨。
据预报,27日、28日,雨带再次北抬,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仍有分散性大到暴雨。29日至31日,强降雨将转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且强度较大,江南北部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可能有大暴雨。
京津冀等地将迎来高温天气3北方今年首场大范围高温天气来袭!5月26日开始,华北、黄淮等地升温“大戏”正式揭幕,各地气温强势反弹,今天30℃以上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预计明后两天,华北、黄淮以及陕西关中一带将出现较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河南多地最高气温或超40℃!
华北黄淮多地气温一路飙升 北京等地或迎今年首个高温日
昨天开始,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又将受到高压脊的控制,气温迅速反弹,30℃以上的范围也迅速扩大,像是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地昨天午后的气温都达到了30℃以上。
今天到5月29日,北方地区又将迎来一轮创新高的小浪潮,京津冀、河南、山东、陕西关中平原或将有35~38℃左右的高温天气现身。其中,北京、石家庄、郑州等地今天或将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济南也可能在明后两天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其中郑州还可能在29日挑战40℃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5月1日以来,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仅7.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近9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少。截至昨天,河南大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8成以上的站点达到重旱及以上等级。
根据预报,5月27日至29日和5月31日至6月3日,河南全省还将出现两次高温天气过程,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8℃,中北部多地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0℃,中度干热风天气也将伴随而来,当地公众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农民朋友也需及时灌溉,抗旱保墒。
南方雨带南北摆动 江南华南今明天仍有分散性大到暴雨
降水方面的“重头戏”依然在南方地区,昨天,强降雨的重心位于江南南部到华南北部一带,像是云南东部、广西、广东北部、福建南部等地出现分散性暴雨或大暴雨,云南文山、广西河池和来宾、福建龙岩局地150~205毫米;上述地区最大小时雨量50~95毫米。
5月26日,重庆中心城区,市民撑着雨伞出行。(曹凯/摄)
今明两天,雨带再次北抬,预计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仍有分散性大到暴雨。
具体来看,今天,黑龙江西北部、湖北南部、安徽南部、四川南部、重庆东南部、贵州大部、湖南北部和南部、江西大部、浙江中部、云南东部、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岛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湖南东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西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台湾岛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50~90毫米)。
明天,内蒙古东北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湖南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重庆东南部、贵州东部、广西北部、福建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湖南西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50~90毫米)。
展望后期,5月29日至31日,强降雨又将转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且强度较大,江南北部或将有大到暴雨,局地甚至可能有大暴雨现身。
城市中,像是长沙、贵阳和南昌等地未来七天很可能雨水“全勤”,上述地区公众需注意关注临近预报预警,外出及时做好防雨措施,注意交通安全;此外,户外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也需提前做好检测点加固、防雨防涝等准备工作。
深圳周围的经典线路推荐
出发地点:广东 深圳
广东 深圳 4日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交通工具:汽车为主
目的景点:梧桐山风景区、七娘山等
把深圳户外的线路分为3类:海岸线穿越、山野纵走穿越、溯溪探源登顶,但往往这些线路都是连接在一起不可分的。时间呢,基本上是以一天的行程为标准的,有些线路可以连起来走的。还有一些线路我就没有一一列出了,比如:羊台山、塘朗山、凤凰山、大鹿湖坑、桔钓沙等。 线路名称:
海岸线:
1、西冲—东冲
2、东冲—过店
3、鹅公湾—大鹿港—西冲(山路)
4、鹅公湾—大鹿港—西冲(海岸线)
5、澳仔港—岭澳核电站
山野纵走穿越
1,七娘山
七娘山传统线路,直上直下
七娘山—磨郎沟—三角山—东冲
七娘山—磨郎沟—三角山—大雁顶-大水坑-过店
七娘山—雷公打石—老虎山—高岭旧村
2、排牙山
北上南下,坝光—岭澳
3、笔架山
坝光海边的三杆笔出发,可以分成三条线
三杆笔--笔架山—土地庙
三杆笔—笔架山—土地庙—田头山-金龟村
三杆笔—笔架山—土地庙—田头山—田心山—水祖坑
4、梧桐山
梧桐山也有很多线路
沙头角防火带上—大梧桐顶—停车场下
梧桐山隧道上—大梧桐顶—停车场下
梧桐山水库上—大梧桐顶—停车场或沙头角防火带下
溯溪探源登顶
1、七娘山溪溯溪登顶七娘山
2、高排溯溪登顶三角山或大雁顶
3、马料河溯溪登顶大雁顶或三角山
4、杨梅坑溯溪登顶大雁顶或三角山
5、泰山涧溯溪登顶梧桐山
6、老虎涧溯溪登顶梧桐山
7、叠翠谷溯溪登顶马峦山
以下是提纲:
一、海岸线穿越
1、西冲—东冲 最经典的户外海岸线穿越线路
特点:进出交通方便,既有海岸线,又有少量山路行走,海天一色的风景也相当好。
难度:轻松级的入门线路。
时间:轻松一点的话,很休闲地边走边看风景,加上拍照,4小时应该可以走完,走的快的话1个小时左右就走完了。
其他: 该线路基本无遮挡,要注意防晒,夏天的时候小心中暑;海岸线行走,要不停地在礁石上跳跃,鞋要防滑,小心崴脚;如果是全程海岸线的话,有几处海角比较危险,但可以从山上绕过去,基本上山路都很清晰;东冲、西冲的海滩都不错,是游泳和露营的好地方。
2、东冲—过店
个人认为是深圳风景最优美的海岸线,当年可是挑战级线路啊。 特点:进出交通方便,海岸线和山路行走大概各占一半,有岩壁要攀爬,需要做保护。中途的海柴角是深圳陆地的最东端,每天早晨在此迎来深圳的第一缕阳光。不过从东冲的发展银行别墅到东风澳养殖场的那段路实在郁闷,大水坑到过店的土路目前是尘土飞扬,感觉是走在黄土高原一样。
难度:标准级线路(非全程海岸线)
时间:休闲的走法应该在7小时走完,最快速度好象2小时多走完。这条线路可以和“西冲—东冲”及“七娘山—过店”的线路连起来在一天内走完,不过难度就算是挑战级了。
其他:该路线标准为半程山路,半程海岸线,如果全程海岸线的话,绝对是挑战级;前半程的山路还好,后半程的海岸线同样要注意防晒、防滑、防崴脚;最难点在海柴角前的一面岩壁,经验少者需要保护通过;沿途有几处淡水可以补充,水量最大的是高排河口和马料河口;该线路可以分别从高排河口和马料河口上三角山及大雁顶;过店的海滩也是游泳和露营的好去处,目前车可以直接开到海滩边。
3、鹅公湾—大鹿港—西冲
个人认为大鹿港是深圳最佳的海边露营地,至少比过店、西冲、东冲高一个级别。大鹿港应该是深圳最后一个还没有受污染的有淡水的沙滩(两滩相连)了,可以下海去捞贝、抓海胆,据说香港很多常去那儿拍外景。
难度: 这条线路实际上可以分为两条线。
鹅公湾—大鹿港—西冲,后半程走山路,算是标准+;
鹅公湾—大鹿港—西冲,后半程走海岸线,挑战+;
时间:鹅公湾—大鹿港,大概要4小时,大鹿港—西冲,走山路,大概要2小时;大鹿港—西冲,全程海岸线,至少要8个小时以上;
本线路全程海岸线是两天的线路。
其他:鹅公湾—大鹿港这一段基本上是沿海岸线行走,需要不停地在礁石上跳跃、攀爬,中途有很短的山路要走,个别地方有海沟要攀爬过去。大鹿港—西冲这段线路有两个选择,山路和海岸线。如果走山路的话,从大鹿港后面的旧墟,走当年抗战时东江纵队组织矛盾等文化人逃港的山路,大约2小时就可以到达西贡村回西冲了,不露营的话,整个线路可以一天走完。如果走海岸线的话,大鹿港—西冲应该是深圳户外最有难度的线路,沿路悬崖峭壁,海沟纵横,山坡陡峭,海岸线怪石嶙峋,山上植被茂密,藤蔓交织,需要礁石跳跃、攀岩、游泳、穿越密林等才能通过。有些相连的几个海沟很难逾越,基本无路,需要走山上绕过,但山上灌木丛生,进入密林后要开路前进。有些地段需要借助绳索攀爬和下降,有些地段必须游泳通过。当年我们从大鹿港出发,走了一天,还在天鹏湾里打转转。
海岸线同样要注意防晒、防滑、防崴脚,全程海岸线行走还需要攀爬能力和胆量;沿途有几处淡水可以补充。
4、澳仔港—岭澳核电站
与上述3条线路比,这条线路的知名度就小很多,走的人很少,该线路的前面一小段因为受渔业的影响,污染较大,海岸线比较肮脏,后面大半段的线路仍然值得推荐。主要原因:因为岭澳核电站的修建,不让外人进入,我们可以沿海岸线反向进入核电站的区域内,比如长滩海滩,相信很多人没去过,在那里露营也相当不错。不过最郁闷的是到达岭澳后,大约有几公里的水泥路要走出来,到大亚湾核电站上车,原因和上面一样。
海岸线同样要注意防晒、防滑、防崴脚; 该线路上有两个海角,如果是涨潮期间,需要攀岩通过,退潮则可步行;中途的一个海角,无法沿海边通过,需要从山上绕行,山坡比较陡峭,人多的话需要打保护绳,而且要小心山上的滚石落下来; 最后一段需要走山路,林子比较茂密,很多地方要弯腰低头通过,并且要注意沿路的藤蔓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