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农业气象要素_农业气象
tamoadmin 2024-10-15 人已围观
简介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方法2.农业气象站一般都监测哪些气象监测?3.农业气象灾害的几种常见农业气象灾害4.农业气象学的简史 1.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 气象预报当前我国气象部门在使用高科技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表现主要在下面几点:首先总体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本身便不配套,开展现状很少进行创新和拓展,在有些高科技方面形成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有些综合性的项目,并没有做好统一安排和部署方积服务机
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方法
2.农业气象站一般都监测哪些气象监测?
3.农业气象灾害的几种常见农业气象灾害
4.农业气象学的简史
1.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
气象预报当前我国气象部门在使用高科技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表现主要在下面几点:首先总体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本身便不配套,开展现状很少进行创新和拓展,在有些高科技方面形成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有些综合性的项目,并没有做好统一安排和部署方积服务机构已经面的工作。比如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站、调整农业气象观测的相关内容以及信息化方面比较落后。 2.设备比较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气象设备已经有了很大地改善。但是在基层地区,相关气象部门部门的设备现代化程度还很差,还非常的陈旧。技术人员本身的素质低下,测量的手段比较落后,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地区的农业气象服务无法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3.测评供应不够实时性 气象信息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就是时间,用户如不可以实时认识到正确的气象信息,再高精度的天气信息都是无意义的。例如雷雨狂风、龙卷风等一些气象灾祸,预警时间短、反应时间短,最紧要的就是将预警信息快速传达给用户。如我们能提早知道天气灾祸的时间和范围,可能不过几分钟前的预警,能够纳适合的防守举措的时间。 4.义务供应乡村气象信息的意识较弱 公民经济中农业的基础地位,直接决定了各级气象部门在供应乡村气象信息时,一定要要点坚持农业服务,主动肩负乡村各样实时、准确的气象信息的供应责任,坚持发展公共气象方向,充足知晓供应乡村气象信息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进一步成立为农民、乡村服务的意识,供应气象信息产品更多的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这是农业气象服务部门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仔细执行气象部门作为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的义务。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方法
农业生产过程完全或基本上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很突出,天气和气候条件在时间上的变化可使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空间上的变化,则使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从而影响各地的农业组成、布局、熟制、产量。同时各地的土壤类型、植被种类的差异主要与气候条件有关,不同地形对农业影响也主要是气候上的差异问题。所以,进行农业生产,都应考虑气象因素,注意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避免和克服不利的气象因子的影响,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农业气象站一般都监测哪些气象监测?
研究农业生产对象及其生产过程与气象条件相互关系的方法。对农业生产对象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相应的农业气象要素进行平行观测和分析,是进行农业气象试验研究的基本途径。在实际运用时常借助气象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一般要经历资料的获取、整理和分析 3个过程。每个过程所选用的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代表性及比较性都将直接影响研究的效果。 农业气象资料分析技术主要有:①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数理统计学方法、模糊数学分析法等。②数理统计学方法。即将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变化和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看作是随机变量,利用相关和回归等分析方法建立统计模式。一元或多元回归方程式、积分回归方程式,两个或多个函数的阶乘函数式是常见的统计模式。③模糊数学方法。即应用近代数学的模糊集概念,用综合隶属函数拟合、模糊类型识别、相似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判等方法来研究农业气象中诸如农业气候区划、评价、作物气候适应区、产量年景展望等模糊性问题。④数学物理方法。即以生物学过程的物质输送和能量转化与平衡为基础,根据实测(或计算)数据用数学物理方程式来模拟生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过程。这类模拟理论或动力学模式通常比统计学模式更能揭示生物和气象条件间的内在机制。⑤对析方法。即对较为简单的农业气象问题,直接根据获得的平行观测数据或相应图表,分析气象条件对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产量变化以及某些农业技术措施的利弊关系,从而得出有关的定量指标。方法简单,结果也较直观可靠。
农业气象灾害的几种常见农业气象灾害
一般来说农业气象站监测的数据都是农业气象方面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农业气象上的自然因素而使农作物获得茁壮成长。大概的监测数据有:CO2、气压、雨量、风速、风向、光照度、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PM2.5/PM10等,监测的气象参数都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实时进行定制的。山东天合环境是一家专业的农业气象站生产厂家,值得信赖。欢迎咨询。
农业气象站是一款高度集成、低功耗、可快速安装、便于野外监测使用的高精度气象观测设备。该设备由气象传感器,集器,太阳能供电系统,立杆支架,云平台五部分组成。免调试,可快速布置,广泛运用于气象、农业、林业、科学考察等领域。
产品特点:
1.低功耗集器:静态功耗小于50uA
2.标配GPRS联网、支持扩展蓝牙、有线传输
3.七寸安卓触屏,版本:4.4.2、四核Cortex?-A7,512M/4G
4.支持modbus485传感器扩展
5.太阳能充电管理MPPT自动功率点跟踪
6.三米碳钢支架,两节螺纹旋接
7.短信报警,超限后向指定的手机上发送短信
8.ABS材质防护箱,耐腐蚀、抗氧化,防水等级IP66
技术参数:
1.集器供电接口:GX-12-3P插头,输入电压5V,带RS232输出Json数据格式,集器供电:DC5V±0.5V峰值电流1A,
2.传感器modbus、485接口:GX-12-4P插头,输出供电电压12V/1A,设备配置接口:GX-12-4P插头,输入电压5V
3.太阳能供电、配置铅酸电池,可选配30W 20AH/50W 20AH/100W 100AH.充电控制器:150W,MPPT自动功率点跟踪,效率提高20%
4.数据上传间隔:1分钟-1000分钟可调
5.屏幕尺寸:*600 RGB LCD
农业气象学的简史
(1)冷害:指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当温度低于作物当时生长阶段的下限温度时(不一定为零度),作物的生长受到妨碍,严重时可使作物某些组织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导致严重减产。
(2)霜冻:指在温暖时期内,大气温度迅速降低到足以引起作物遭受损伤或者死亡的短时间内的低温冻害(通常在0℃或0℃以下)。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细胞间隙的水形成冰晶,导致细胞脱水,同时形成的冰晶增大破坏作物细胞,对作物造成损伤。
(3)干旱:指在农业水平不高的地区,由于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缺水、空气干燥,致使作物缺水,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干旱使作物体内水分缺失呈现萎蔫(暂时萎蔫或永久萎蔫)并遭受一系列伤害。
(4)洪涝:指降水时间过长、过于集中对作物造成的伤害。
(5)干热风:指引起作物大量蒸腾作用的综合天气现象(温度高、湿度低、风速大的旱风),在农业水平不高的地区短时间内会带来很大损失。
(6)冰雹: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春季处于苗期的农作物恢复能力强,遭灾后能恢复生长;夏、秋两季农作物遭雹灾后,农作物叶碎秆折,花穗被毁,籽粒脱落,严重的颗粒无收。
远在3000多年前,人们已认识到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及其农业意义。中国古代著作中早就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和“不违农时”的论述;公元前已有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记载(见中国农业气象史)。在西方,公元前希腊人也已能根据气候变化确定一年中农事和航海时间,并有了两分两至的记述。
作为一门学科,农业气象学是在19世纪末叶农业科学和气象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当时,一些科学家为使农作物获得高产和合理利用气候,曾应用气象学的成果来探讨作物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根据光热水条件进行农业气候区划等。进入20世纪后,西欧、苏联、北美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农业气象机构,开展各项农业气象服务和试验研究工作,并在农业气象指标鉴定、农业气候分析与区划、农业气象情报和农业气象预报服务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中国现代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叶。1922年竺可桢《气象与农业的关系》、1945年涂长望《农业气象之内容及其研究途径述要》等文都提到了农业气象研究的作用与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气象的研究、业务和教育机构逐步建立,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研究以及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和农业气候服务工作逐步开展,并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70年代以来,世界农业气象学开始向定量化方向发展,气象学观点被应用于探讨农业生产中的物质输送与能量转换问题。同时,农业污染的气象问题、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沙漠化评价和防治的农业气象问题以及高空生物学的气象问题等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系统分析、模式建立和各种模拟实验的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农业气象研究更趋精确,主要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与预报手段更趋先进,服务工作更加广泛有效。中国气象学会设有农业气象和生态气象学科委员会,挂靠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